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9年工程建設規范和標準編制及相關工作計劃的通知》(建標函〔2019〕8號),我部組織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單位起草了國家標準《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見附件)?,F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有關單位和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1、電子郵箱:GB50898_2021@163.com。2、通信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衛津南路110號;郵政編碼:300381。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年9月26日。附件:《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21年8月26日?局部修訂對照表
《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GB50898-2013局部修訂對照表(方框部分為刪除內容,下劃線部分為增加內容)
現行《規范》條文
修訂征求意見稿
2 術語
2 術語
2.1.4 泵組系統 pump supplied system
采用泵組對系統進行加壓供水的系統。
2.1.4 泵組系統 pump system
采用泵組對系統進行加壓供水的系統
2.1.6 開式系統 open-type system
采用開式細水霧噴頭的系統,包括全淹沒應用方式和局部應用方式的系統。
2.1.6 開式系統 open nozzle system
采用開式細水霧噴頭的系統,包括全淹沒應用方式和局部應用方式的系統。
2.1.7 閉式系統 close-type system
采用閉式細水霧噴頭的系統。
2.1.7 閉式系統 automatic nozzle system
采用閉式細水霧噴頭的系統。
3 設計
3 設計
3.1 一般規定
3.1 一般規定
3.1.1 系統設計采用的產品及組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細水霧滅火系統及部件通用技術條件》GB/T 26785等的有關規定。
3.1.1 系統設計采用的產品及組件,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
3.1.3 系統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液壓站,配電室、電纜隧道、電纜夾層,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文物庫,以及密集柜存儲的圖書庫、資料庫和檔案庫,宜選擇全淹沒應用方式的開式系統;
2 油浸變壓器室、渦輪機房、柴油發電機房、潤滑油站和燃油鍋爐房、廚房內烹飪設備及其排煙罩和排煙管道部位,宜采用局部應用方式的開式系統;
3采用非密集柜儲存的圖書庫、資料庫和檔案庫,可選擇閉式系統。
3.1.3 系統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液壓站,配電室、電纜隧道、電纜夾層,數據中心主機房,文物庫、圖書庫、資料庫和檔案庫,宜選擇全淹沒應用方式的開式系統;
2 油浸變壓器室、渦輪機房、柴油發電機房、潤滑油站和燃油鍋爐房、廚房內烹飪設備及其排煙罩和排煙管道部位,宜采用局部應用方式的開式系統;
3 數據中心主機房、采用非密集柜儲存的圖書庫、資料庫和檔案庫,可選擇閉式系統。
3.3 系統組件和管道及其布置
3.3 系統組件和管道及其布置
新增條文
3.3.5A 泵組式閉式系統設有2個及以上分區控制閥時,分區控制閥前應設置環狀供水管道。環狀供水管道的管徑應滿足系統設計流量的要求。環狀供水管道上設置的檢修閥應具有信號反饋功能。
3.3.10 系統管道應采用冷拔法制造的奧氏體不銹鋼鋼管,或其他耐腐蝕和耐壓性能相當的金屬管道。管道的材質和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GB/T 14976和《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接鋼管》GB/T 12771的有關規定。
系統最大工作壓力不小于3.50MPa時,應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不銹鋼和耐熱鋼牌號及化學成分》GB/T 20878中規定牌號為022Cr17Ni12Mo2的奧氏體不銹鋼無縫鋼管,或其他耐腐蝕和耐壓性能不低于牌號為022Cr17Ni12Mo2的金屬管道。
3.3.10系統應采用金屬管道,其耐火、耐腐蝕和耐壓性能應能保證系統正常工作。
當系統采用不銹鋼管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采用冷拔法制造的奧氏體不銹鋼鋼管。
2 管道的材質和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GB/T 14976和《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接鋼管》GB/T 12771的有關規定。
3 系統最大工作壓力不小于3.50MPa時,應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不銹鋼和耐熱鋼牌號及化學成分》GB/T 20878中規定牌號為022Cr17Ni12Mo2的奧氏體不銹鋼無縫鋼管。
3.4 設計參數與水力計算
3.4 設計參數與水力計算
3.4.3 閉式系統的作用面積不宜小于140m2。
每套泵組所帶噴頭數量不應超過100只。
3.4.3 閉式系統的作用面積不宜小于140m2。
閉式系統一個分區控制閥所控制的噴頭數量不應超過100只,每套泵組所帶噴頭數量不應超過800只。每根配水豎管所帶噴頭每層的最大保護面積不宜大于3000 m2。
表3.4.4 采用全淹沒應用方式開式系統的噴霧強度、噴頭的布置間距、安裝高度和工作壓力
表3.4.4 采用全淹沒應用方式開式系統的噴霧強度、噴頭的布置間距、安裝高度和工作壓力
3.4.5 采用全淹沒應用方式的開式系統,其防護區數量不應大于3個。
單個防護區的容積,對于泵組系統不宜超過3000m3,對于瓶組系統不宜超過260 m3。當超過單個防護區最大容積時,宜將該防護區分成多個分區進行保護,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各分區的容積,對于泵組系統不宜超過3000m3,對于瓶組系統不宜超過260 m3;
2 當各分區的火災危險性相同或相近時,系統的設計參數可根據其中容積最大分區的參數確定;
3 當各分區的火災危險性存在較大差異時,系統的設計參數應分別按各自分區的參數確定;
4 當設計參數與本規范表3.4.4不相符合時,應經實體火災模擬試驗確定。
3.4.5 采用全淹沒應用方式的開式系統,泵組系統的防護區數量不應大于8個,瓶組系統的防護區數量不應大于3個。
單個防護區的容積,對于泵組系統不宜超過3000m3,對于瓶組系統不宜超過260 m3。當超過單個防護區最大容積時,宜將該防護區分成多個不大于上述要求的分區進行保護,且分區應計入防護區數量,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各分區的火災危險性相同或相近時,系統的設計參數可根據其中容積最大分區的參數確定;
2 當各分區的火災危險性存在較大差異時,系統的設計參數應分別按各自分區的參數確定;
3 各分區的設計參數應經實體火災模擬試驗確定,也可參照本規范表3.4.4并經系統有效性驗證后確定;
4 防護區內布置的可燃物不宜跨越各分區交界處,且分區范圍的劃分應能在系統作用下將火勢控制在著火分區或其相鄰分區范圍內。
3.4.6 采用局部應用方式的開式系統,當保護具有可燃液體火災危險的場所時,系統的設計參數應根據產品認證檢驗時,國家授權的認證檢驗機構根據現行國家標準《細水霧滅火系統及部件通用技術條件》GB/T 26785認證檢驗時獲得的試驗數據確定,且不應超出試驗限定的條件。
3.4.6 采用局部應用方式的開式系統,系統設計參數宜經實體火災模擬試驗確定,且不應超出試驗限定的條件。
3.4.9 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用于保護電子信息系統機房、配電室等電子、電氣設備間,圖書庫、資料庫、檔案庫,文物庫,電纜隧道和電纜夾層等場所時,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不應小于30 min;
2 用于保護油浸變壓器室、渦輪機房、柴油發電機房、液壓站、潤滑油站、燃油鍋爐房等含有可燃液體的機械設備間時,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不應小于20min;
3用于撲救廚房內烹飪設備及其排煙罩和排煙管道部位的火災時,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不應小于15 s,設計冷卻時間不應小于15 min;
4對于瓶組系統,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可按其實體火災模擬試驗滅火時間的2倍確定,且不宜小于10 min。
3.4.9 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開式系統用于保護數據中心主機房、配電室、圖書庫、資料庫、檔案庫、文物庫、電纜隧道和電纜夾層等場所時,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不應小于30 min;用于保護油浸變壓器室、渦輪機房、柴油發電機房、液壓站、潤滑油站、燃油鍋爐房等含有可燃液體的機械設備間或局部保護對象時,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不應小于20min;用于撲救廚房內烹飪設備及其排煙罩和排煙管道部位的火災時,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不應小于15 s,設計冷卻時間不應小于15 min;
2 對于閉式系統,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可按其實體火災模擬試驗滅火時間的2倍確定,且不宜小于60min;
3對于瓶組系統,系統的設計持續噴霧時間可按其實體火災模擬試驗滅火時間的2倍確定,且不宜小于10 min。
圖3.4.11 莫迪圖
圖3.4.11 莫迪圖
3.4.18 閉式系統的設計流量,應為水力計算最不利的計算面積內所有噴頭的流量之和。
一套采用全淹沒應用方式保護多個防護區的開式系統,其設計流量應為其中最大一個防護區內噴頭的流量之和。當防護區間無耐火構件分隔且相鄰時,系統的設計流量應為計算防護區與相鄰防護區內的噴頭同時開放時的流量之和,并應取其中最大值。
采用局部應用方式的開式系統,其設計流量應為其保護面積內所有噴頭的流量之和。
3.4.18 閉式系統的設計流量,應為水力計算最不利的計算面積內所有噴頭的流量之和。
一套采用全淹沒應用方式保護多個防護區的開式系統,其設計流量應為其中最大一個防護區內噴頭的流量之和。當將單個防護區分為多個分區進行保護時,系統的設計流量應為計算分區與相鄰分區內的噴頭同時開放時的流量之和,并應取其中最大值。
采用局部應用方式的開式系統,其設計流量應為其保護面積內所有噴頭的流量之和。
3.5 供水
3.5 供水
3.5.5 泵組系統應設置獨立的水泵,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泵應設置備用泵。備用泵的工作性能應與最大一臺工作泵相同,主、備用泵應具有自動切換功能,并應能手動操作停泵。主、備用泵的自動切換時間不應小于30s;
2 水泵應采用自灌式引水或其他可靠的引水方式;
3 水泵出水總管上應設置壓力顯示裝置、安全閥和泄放試驗閥;
4 每臺泵的出水口均應設置止回閥;
5 水泵的控制裝置應布置在干燥、通風的部位,并應便于操作和檢修;
6 水泵采用柴油機泵時,應保證其能持續運行60min。
3.5.5 泵組系統應設置獨立的水泵,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泵應設置備用泵。備用泵的工作性能應與最大一臺工作泵相同,主、備用泵應具有自動切換功能,并應能手動操作停泵。主、備用泵的自動切換時間不應大于30s;
2 水泵應采用自灌式引水或其他可靠的引水方式;
3 水泵出水總管上應設置壓力顯示裝置、安全閥和泄放試驗閥;
4 每臺泵的出水口均應設置止回閥;
5 水泵的控制裝置應布置在干燥、通風的部位,并應便于操作和檢修;
6 水泵采用柴油機泵時,應保證其能持續運行60min。
3.5.9 在儲水箱進水口處應設置過濾器,出水口或控制閥前應設置過濾器,過濾器的設置位置應便于維護、更換和清洗等。
3.5.9 在儲水箱進水口、泵組進水口處應設置過濾器,出水口或控制閥前應設置過濾器。過濾器的設置應保證火災時系統供水壓力和流量不受影響。過濾器的設置位置應便于維護、更換和清洗等。
開式細水霧滅火系統征求意見稿全文(掃描二維碼下載)
▌來源:住建部